工业厂房消防排烟规范(工业厂区消防设计规范)

发布者:宁波消防设计报审发布时间:2025-08-14访问量:3

建筑防火规范及防排烟设施的要求讲解?

本条为强制性条文。建筑物内的防烟楼梯间、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、避难区域等,都是建筑物着火时的安全疏散、救援通道。火灾时,可通过开启外窗等自然排烟设施将烟气排出,亦可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,使烟气不致侵入疏散通道或疏散安全区内。

《建筑防火通规》第5条则规定,若房间面积大于50平方米或总面积超过200平方米,且无窗户,应设置排烟设施。分析:主要涉及无窗户房间,包括地下、半地下及地上建筑内的无窗房间。排烟设施的设置条件为房间总面积大于200平方米,或单个房间面积大于50平方米,且环境中有人员或大量可燃物。

首先,对于采用自然排烟的区域,其开窗面积有明确规定:防烟楼梯间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,其可开启的外窗面积不得小于2平方米,合用前室则不应小于3平方米。每五层楼的外墙处,防烟楼梯间的可开启总面积应至少达到2平方米。长度不超过60米的内走道,其外窗开启面积应占走道面积的2%以上。

封闭楼梯间、防烟楼梯间顶部应设置固定窗,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应在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的固定窗,以提高排烟效率。排烟系统的设置要求 机械排烟系统沿水平方向布置时,每个防火分区应独立设置。

依据《建筑防火通用规范》GB55037-2022,对应急排烟窗和应急排烟排热设施的规范规定如下:第4条说明,楼梯间顶部或最上一层外墙上应设置常闭式应急排烟窗,具备手动和联动开启功能。这旨在防止烟气在楼梯间内积聚,确保消防救援人员安全。

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GB51251-2017 8 排烟管道的设置和耐火极限应符合下列规定:1 排烟管道及其连接部件应能在280℃时连续30min保证其结构完整性。2 竖向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独立的管道井内,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.50h。

镇江——《防排烟》规范答疑

可在靠外墙或屋面的防烟分区设置固定窗,具体设置要求可按第14~16条执行。2 包括自然排烟。2 根据建筑疏散设置要求,无疏散要求且扶梯区域不作为其它使用功能的,则无须设置排烟设施。2 当净高大于9米时,可不设置挡烟垂壁,但仍应按虚拟防烟分区分别计算排烟量。30. 应采用机械排烟。

工业厂房消防排烟规范(工业厂区消防设计规范)

问题23:规范要求火灾只开启一处防烟分区的排烟口,而排烟量是按照相邻 2 个防烟分区排烟量之和的最大值计算,风口需计算临界排烟量,那么火灾时,风口的实际排烟量应该超过临界排烟量,怎么解释 解实际使用时,只开启一处排烟口,风管风速变大,风管阻力变大,风机性能曲线发生变化,系统自我调节。

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(GB 50016-2014)强调,防排烟风机应设在专用机房内,且与其他机房的防火分隔措施需符合相应标准。防火分隔应达到00h的耐火极限。 通风、空气调节机房和变配电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0h的防火隔墙和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。

GB51283《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防火标准》要点答疑如下:适用范围:该标准适用于新建、扩建或改建的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的防火要求。强调了对具有爆炸危险性项目的特殊要求,如爆炸危险性分析、防火间距等。

防排烟系统的设计的那些事儿:规范规定、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、风量计算...

规范规定 防烟要求:高度超过50米的公共建筑和100米以上的住宅,需设置防烟楼梯间。3层以上的建筑通常采用防烟设计。下沉式广场需配备防风雨棚,开口面积需满足25%地面,且百叶有效面积要达到60%。

了解防排烟系统的设计,包括规范要求、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、风量计算等。针对地下室、半地下室疏散楼梯间的规定,室内地面与室外地坪高差大于10m或3层及以上的地下、半地下室的疏散楼梯间应采用防烟楼梯间;其他地下、半地下室的疏散楼梯间应采用封闭楼梯间。规定不适用于住宅套内自用疏散楼梯。

(1)设计对策:为了切实解决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在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,保证放防排烟系统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就应当从多方面共同入手。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风量,应按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规范》以及在浙江省内的工程按浙公通字(2014)30号中13138条进行计算。

、防排烟风机的设置问题 首先,在《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 (以下简称《 高规》 )中没有明确规定加压送风机风量确定是否要考虑风道坚井漏风系数。但是依据工程实践,如果采用土建竖井,漏风率应在20 %以上。

联系我们
微信 18058235092 电话 18058235092